目前常用判断疲劳的指标有生化指标、生理指标和心理学指标。
(—)生化测量
1.血液 (1)血尿素 尿素是人体内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的终产物。检测运动员在长时间运动时和恢复期的血尿素变化,可以了解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的供能和合成情况,以此评定运动员身体机能和疲劳程度。血尿素变化与运动负荷量的关系较负荷强度更密切,当负荷量越大时,血尿素增加越明显,恢复也较慢。
(2)血清肌酸激酶
血清肌酸激酶(CK)又称磷酸肌酸激酶(CPK),是短时间剧烈运动时能量补充和运动后ATP恢复的反应催化酶,与运动时和运动后能量平衡及转移有密切关系CP + ADP ATP + C
安静时,血清CK主要是由骨骼肌和心肌中CK透过细胞膜进入血清;正常值为,男:10~100U/L,女:10~60U/L。运动时骨骼肌局部缺氧,代谢产物堆积,自由基增多,细胞膜损伤和通透性增加,肌细胞内的CK透过细胞膜进入血液循环,导致运动后血清CK升高。由于CK在血清中上升与细胞损伤有关,因此是评定疲劳程度和恢复过程的重要指标。血清CK的变化受负荷强度的影响大于负荷量。一般短时间极量强度运动后5~6小时血清CK升高,8~24小时达高峰,48小时后逐步恢复,负荷强度越大,恢复越慢。运动员疲劳后,血清CK活性上升,在安静时可高达300~500U/L,但目前尚无量化评价标准。使用血清CK做评价时,需做CK同工酶的测定,同时测定血清GOT和Mb(肌红蛋白),并同其它临床诊断相结合,以区别于心肌炎时血清CK的上升。
(3)血清睾酮/皮质醇比值
睾酮有助于加速体内合成代谢,皮质醇可加速分解代谢。测定恢复期血清睾酮/皮质醇比值,就可了解体内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平衡的状态。比值高时,是合成代谢过程占优势;比值下降,是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机体仍处于消耗占主导地位的状态,疲劳不能有效恢复,长期会导致过度训练。目前认为,此比值变化大于原值30%时是过度训练的警戒值。
2. 尿液
(1)尿蛋白
正常人在安静时尿中蛋白质含量甚微(日排出量<150mg,一般为2~8mg%),常规检验方法不能检出,故通常称为阴性。运动能使尿中蛋白质排出量增加呈阳性,称为运动性尿蛋白。运动性尿蛋白属于功能性尿蛋白,一般在24小时内可自行消失。运动后尿中蛋白质的排泄量因机体机能状态、运动负荷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可根据运动后尿蛋白排泄量和组成成分来评定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或其适应情况。一般取运动后和次日晨尿做检验来评定其疲劳和恢复程度。如果晨尿中蛋白质含量较高或超过正常值,可能是过度疲劳或过度训练的表现。运动性尿蛋白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性,但个体本身具有相对稳定性,所以应用尿蛋白指标时应注意:①注意个体特征;②评定身体恢复过程的机能水平时,需要和其它指标对照。
(2)尿胆原
尿胆原是血红蛋白分解的代谢产物。在一般情况下,人每天由红细胞破坏而释放出来的血红蛋白约8克,经代谢约有终产物胆色素280毫克,其代谢途径为:
珠蛋白 血红蛋白 胆绿素 胆红素 胆素原
尿胆原排泄量与运动负荷、肝功能、肾功能及其肾小管腔的酸碱度等因素有关。运动员在大运动负荷时,体内溶血增多,尿胆原排出量增加。运动员血红蛋白下降,尿胆原增加时是机能水平下降的表现。
3. 唾液
唾液pH值:由于长时间剧烈运动后,乳酸生成增多,血液pH值下降,使唾液PH值也下降,因此,测定唾液pH值可用于判断运动性疲劳。
(二)生理测量
1. 肌力
疲劳时参与工作的肌肉(或肌群)的力量会下降。因此,测定工作前后的肌肉力量,可判断参加工作的肌肉是否出现疲劳及其疲劳的深度。
2. 肌肉硬度
骨骼肌疲劳时不仅收缩机能下降,而且肌肉的放松能力也下降,表现为肌肉疲劳时,肌肉不能充分放松,肌肉硬度增加。用肌肉硬度计可以测定肌肉收缩及放松状态的硬度,或肌肉附近组织的硬度。
3. 肌围
长距离行走、马拉松跑或长时间站立性工作,可引起下肢围度增加,这主要是由于重力作用,使下肢血液回流受阻、下肢血液滞留及组织液增多所致,在一次长时间工作后,下肢围度的增加与疲劳程度成正比。
4. 心率
心率(HR)是评定运动性疲劳最简易的指标,一般常用基础心率、运动后即刻心率和恢复期心率对疲劳进行评价。
(1)基础心率
基础心率是基础状态下的心率,即清晨、清醒、起床前、静卧时的心率,一般用脉搏表示,机体机能正常时基础心率相对稳定。如果大运动负荷训练后,经过一夜的休息,基础心率较平时增加5~10次/分以上,则认为有疲劳累积现象;如果连续几天持续增加,则应调整运动负荷。在选用基础心率作为评定疲劳指标时,应排除惊吓、恶梦、睡眠等其它因素的影响。
(2)运动中心率
可采用遥测心率方法测定运动中的心率变化,或用运动后即刻心率代替运动中的心率。按照训练-适应理论,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完成同样运动负荷时,心率有逐渐减少的趋势。一般情况下,如果从事同样强度的定量负荷,运动中心率增加,则表示身体机能状态不佳。
(3)运动后心率恢复
人体进行一定强度运动后,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心率可恢复到运动前状态,身体疲劳时,心血管系统机能下降,可使运动后心率恢复时间延长,因此,可将定量负荷后的心率恢复时间作为疲劳诊断指标,如进行30秒20次深蹲的定量负荷运动,一般心率可在运动后3分钟内恢复到运动前水平,而身体疲劳时,这种恢复时间可明显延长。
5. 血压体位反射
大运动负荷训练后,植物性神经系统调节机能因疲劳而下降,使血管运动的调节发生障碍。血压体位反射主要是测定心血管系统调节机能。
6. 反应时
反应时是指刺激信号(光、声音等)出现后机体迅速做出反应的最短时间,分为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疲劳时反应时明显延长,特别是选择反应时延长更明显,表明大脑皮层分析机能下降。
7. 皮肤空间阈
皮肤空间阈,也称两点阈,是指能引起皮肤产生两点感觉的两刺激间的最小距离。疲劳时辨别皮肤两点最小距离的能力下降。
8. 闪光融合频率
闪烁光源融合成一个连续光源感觉的最低频率称为闪光融合频率。疲劳时视觉机能下降,可根据闪光频率融合的阈值评价疲劳。
9. 膝跳反射阈
随着疲劳的增加,膝跳反射的敏感性发生变化,引起膝跳反射所需的叩击力量增加。因此,可根据运动前后膝跳反射的敏感性评价疲劳。
10. 免疫功能
人体内有一套完善的免疫系统,对“非己”抗原产生排异效应,抵抗疾病、保护机体。研究表明,长期适量的运动训练会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而不能及时恢复的大强度或长时间耐力训练则会导致免疫抑制,产生慢性疲劳(过度训练综合征)。运动疲劳时免疫系统表现为机能下降和紊乱,过度训练导致慢性疲劳时的免疫功能变化。利用免疫指标(如CD4/CD8比值)可对运动引起的慢性疲劳进行早期诊断,对指导训练、保护运动员健康意义重大。
11. 肌电图
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是将单个或多个骨骼肌细胞活动时的生物电变化加以引导、放大、显示和记录所获得的一维时间序列图形。根据生物电活动引导方法的不同分为表面肌电图(sEMG)和针电极肌电图。由于其可反映肌肉的兴奋程度,因此经常被用来评定神经-肌肉系统的功能状态。目前用于评价疲劳的肌电图指针主要包括sEMG信号线性分析中时域分析的振幅、积分肌电值(iEMG)、均方根值(RMS)和频域分析的肌电功率谱、平均功率频率(MPF)和中位频率(MF)等,非线性动力学分析中的肌电复杂度、信息熵和Lyapunov指数等。
疲劳时肌电图的一般特征为:sEMG积分肌电图下降(腰背肌)或上升(四肢肌);sEMG傅立叶频谱曲线左移,MPF和MF线性下降;sEMG信号的复杂性下降,熵值减小;功能性电刺激诱发的EMG峰峰值(peak to peak, PTP)下降。
12. 心电图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phy, ECG)是利用心电图机记录出来的心脏电变化曲线,反映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情况,因此被用于心脏的机能评定。运动后心肌疲劳可使心电图出现异常变化:T波下降或倒置,S-T段下移,并出现肌电干扰,令肌肉放松也不能消失。但一般情况下,运动员心电图的改变多属心脏对运动训练产生适应性反应的表现,不易与病理性改变区别开。因此在判断运动员心电图意义时,必须结合其综合检查结果加以考虑。
13. 脑电图
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是通过电极对大脑皮层神经细胞集团自发性电活动的头皮体表记录,是记录头皮两点间的电位差,或者是头皮与无关电极或特殊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其将脑细胞电活动的电位作为纵轴,时间作为横轴,描述电位与时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周期、振幅、位相三个基本特征。国际上常用的Walter分类法依据频率将其分为:δ波(0.5~3.5Hz)、θ波(4~7Hz)、α波(8~13Hz)、β波(14~26Hz)和γ波(26 Hz以上)。
脑电图可反映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状态。大脑的疲劳状态与α、θ波密切相关,随着工作时间增加、疲劳程度加深,脑电相关能量参数((θ+α)/β)呈上升趋势,α和θ波段的相对能量增加,β波段的相对能量减少。在剧烈运动后的疲劳状态时,慢波明显增多,α波节律变为不均衡,时慢、时快、波幅降低,可出现1.5~6Hz的慢波且其周期和波幅极易变化,表明大脑皮层抑制过程占优势。患过度训练症的运动员的脑电图对光刺激无节律同步化反应,在定量运动负荷试验后波幅降低,且绝大多数运动员的脑电功率谱呈现异常,安静时中央区θ波段相对能量增加,α波段相对能量减少;过度换气后,中央区和枕区δ和θ频段相对能量增多,α波段相对能量减少;过度换气前后,中央区和枕区α峰频率差值增大等。另外发现,运动员在过度训练状态呈现的脑电活动的变化是一个暂时的和可逆的过程。一般脑电图作为综合机能检查中的一个指标,结合其它检查结果综合评定。
(三)心理学测量
1. 主观感觉
人体运动时的主观体力感觉与工作负荷、心功能、耗氧量、代谢产物堆积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因此,运动时的自我体力感觉是判断运动性疲劳的重要标志。1962年瑞典生理学家冈奈尔.鲍格(Guenzel•Borg)制定了判断疲劳的主观用力感觉等级表(RPE),使原来粗略的疲劳定性分析变为较精确的半定量分析。1982年,他又提出一新量表,更适合于无氧运动或缺氧时自觉反应的需要。
2. 疲劳自觉症状测定法
教练员可以根据中亚光雄询问运动员疲劳时的主观感觉。一般来说体力活动后,A栏里出现的症状较多;脑力活动后,B、C两栏出现的症状较多;强迫性的工作后出现症状较多,而有兴趣的工作后出现症状较少。可以根据体力或脑力疲劳的不同特点,参考表中各指标,症状总数越多,疲劳程度越深。